第(2/3)页 再有人上门想往里按擦汗人寿,钱进就送上一份规定。 规定里很多条例都好办,难办的是最后还附了一份“外语能力笔试及口语测试考核细则(试行版)”。 这东西很厉害,把领导干部们都给挡住了。 另外韦小波也给钱进挡住了一些人。 不知道是不是韦斌提点过他,反正小伙子做事圆滑又勇猛。 该给钱进挡人的时候不犹豫,有他当秘书守着门口,钱进这边工作轻松多了。 不知不觉又是周末。 双休! 这次周六就被空出来了。 外商办的职工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电影外语学习会是在礼拜天加班进行。 周六对钱进来说很宝贵。 因为他休息了而其他政府机关单位不休息,那他就可以主持不少工作的开展。 不过这天的天色不好。 持续了一个周的晴天再度变天。 当天从早上开始便铅云低垂,朔风卷着碎叶在路上摇摇晃晃。 钱进待在筒子楼办公室里往外看,窗户缝被风吹的发出呜呜的呻吟,玻璃上凝着一层模糊的水雾,将外面灰蒙蒙的天光滤得更加晦暗。 办公室中央,一只半旧不新的铁皮炉子烧得正旺。 炉筒微微发红,炉膛里煤块火焰熊熊,这才让办公室里温度不至于太低。 桌上摊着些文件纸张,最上面的是一份名字很长: 《关于创办“海滨工农实用技术培训学校”服务农村改革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可行性报告通过通知》。 抬头是政府的红头字样,下面有大红戳。 技校的“准生证”总算是下来了。 接下来还是一块块的硬骨头。 等待他的是各部门具体而繁琐的证件、许可、批文,这都得靠他一个衙门一个衙门地去叩门,一道关卡一道关卡地去打通。 每一张薄薄的纸片背后,都意味着无数次的奔走、沟通,甚至是难以言说的“润滑”。 而眼下正是腊月年关,是一个微妙的时节。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 钱进在办公室里等了一会,作为劳动突击队总秘书的庞工兵搬着个大箱子来了: “钱主任,这都是去你家里搬过来的。” 钱进打开。 箱子里塞满了各种花花绿绿、带着明显异国情调的包装盒、纸袋。 庞工兵凑上去看,满脸艳羡:“这是瑞士梅花牌手表吗?真漂亮。” “还有电子计算器呀?我看咱们突击队的会计组用过这个,有了这玩意儿算数是真方便。” “这些糖果包装真漂亮,简直可以说是华丽了,钱总队,这几瓶子是什么?” 钱进说道:“法兰西的香水,女士很喜欢这个,闻一闻,香不香?” 庞工兵凑到香水瓶口处嗅了一下,随即赞不绝口:“香,真香。” 钱进拍拍箱子:“行了,东西到了,我得去给培训学校忙活各类签证问题了。” 庞工兵有点搞不懂:“钱总队,这个培训学校你至于这么上心吗?我听说你不打算收学费?这样岂不是光赔钱了?” 钱进说道:“眼下赔钱,未来大赚特赚。” “这些跟你说,你理解不了,反正你只要知道,这学校咱们必须得办起来,以后会有大作用的!” 最大的作用就是占据昆仑山路那块地皮。 放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那块地皮价值上百亿,是目前他所能接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窗外,寒风依旧呼啸,有行人将下巴缩进了围脖里。 下雪了。 他收拾了一个礼盒,带上审批资料就去了劳动局。 程序上来说这就是第一站,要在海滨市里办理一家由集体民办学习机构,需要劳动部门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部门备案。 劳动部门会核发一个《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没有这个证,那后面流程就走不下去。 钱进现在长袖善舞、八面玲珑。 他通过科室里一个员工联系上了劳动单位负责审核工作的领导,上午冒着雪便去了办公室。 此时尽管国家已经重启了高考,可是不管政府还是民间办理教学机构的行动还很少。 民办学校热潮远远没有到来。 这就导致了劳动单位审核部门如今是个冷门衙门,办公室大门油漆有些剥落,连个牌子都没有,钱进还是打听着才找到办公室的。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油墨味和新报纸书刊纸张味的杂乱味道扑面而来。 分管社会力量办学的常大方副主任,正埋首在一堆诗刊里猛猛研究。 看到钱进到来他有些诧异:“诶,同志你找谁呀?” “常主任,您忙啊?”钱进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语气热络又不失恭敬,“我是钱进,泰山路的钱进……” 只要这一句话就够了。 “哦,供销社的钱主任?坐坐坐,富贵那小子在你手下当差,他干的还好吧?”常大方放下笔,亲自给他端来个板凳。 相比他这个冷门衙门,供销社外商办现在可是热的不行。 钱进登门造访把态度摆的那么低,常大方非常满意,投桃报李也表现的足够热络。 “王富贵同志工作认真,现在水平相当高,估计再培养一段时间,后面就能独当一面了。”他不动声色将礼物放在了办公桌下。 常大方看到后笑了笑没说话,转而聊起了外商办的工作,逐渐的把话题转到了正题上: “钱主任是为你们那个培训学校的事吧?批文是有了,但具体的手续,还得一步步来。” “办学许可证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材料都准备好了?” “都按批文附件里的规定指示准备好了,一式三份!”钱进赶紧从公文包里掏出厚厚一摞材料,双手恭敬地递过去。 在文件的下面,一个精巧的、印着外文的硬纸盒又悄无声息地滑到了常大方的办公桌上。 盒子没有封口,露出一角——里面是一只崭新的、表盘泛着温润光泽的瑞士梅花牌手表。 常大方的目光在文件和那个小盒子上飞快地扫了一下,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只是伸手接过材料,语气似乎不经意地缓和了些许: “嗯,材料没什么问题,你这是市里主推的项目,我们也不需要开会表决了,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把该扣的公章扣上。” “对了,你们办学场地落实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那得抓紧去把场地落实,场地证明和消防验收是前置条件,缺了这两样,我这里也不好办。” 钱进一拍手。 问题这不是来了? 按照流程来劳动单位就是第一步,可劳动单位这边想要消防验收。 然而消防单位得等劳动单位这边批下《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有了场地,他们才会去开展验收工作! 死循环! 这时候人脉的力量就出来了。 钱进把情况说明,常大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要求确实不合格,这样吧,我先给你把我们单位的事给办了。” “等到消防单位验收的时候,你给我打个电话,我得跑现场看一看。” 钱进说道:“没问题,常主任您放心,我肯定提前通知您。” 常大方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场地呢?场地是大事,得符合要求,安全第一。” “明白,常主任您放心。”钱进又拿出一份地契复印件。 “李卫民主任已经协调了,就在昆仑山路的老扫盲夜校,我们已经准备好材料了。” 现在社会上很多行业都是刚恢复正常,以至于有些方面很不正规。 比如说这所渔民扫盲夜校,它都没有房地产证,还用的是建国后最早印发的那种地契。 不过钱进只要把一切都办妥当了,他就可以以培训学校为名,去办理新房地产证。 那时候…… 日后的几百亿啊! 钱进倒是没有将这块土地占为己有的打算,他主要想拿稳了使用权。 因为未来他不打算开发这片土地,而是另作他用,要用来当一个单位的总部。 “昆仑山路……”常大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目光重新落回文件上。 他没有卡钱进任何方面,该签字的地方签字、该盖章的地方盖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