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钱夕冲她点头:“对,晓红,我觉得这事能干。” “咱不能总在家干耗着,心都慌了。抗旱是大事,咱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至少能帮农民一点忙,咱都是下乡回来的人,都知道农民可不容易。” 赵晓红苦笑:“我其实一点都不慌,我现在忙的还挺充实的。” 她看向钱进。 钱进点点头:“三嫂,这确实是好事。” 赵晓红点点头:“行吧,二姐,那你带着我干吧。” 钱夕有着东北妇女的虎性,痛快的说:“行,你麻溜跟着我就得了,看我领着你怎么去整吧。” “哎哟我娘来……”马红霞眼前一黑,“你说你这带着一群姑娘家去干工作,那也……也自己当心吧。” 她终究不是长辈,没法劝阻平辈人的工作。 钱夕这边大大咧咧的,说: “大嫂,瞧你说的。我们不去抢险挑担子,就是在城里头转悠,做做宣传,帮指挥部统计统计情况,分发点小东西,安全的很。” 马红霞最后胆战心惊的看向魏清欢:“小魏老师,你、你不会也得去参加抗旱工作吧?” 魏清欢忍不住笑了起来:“大嫂放心吧,我帮你看孩子!” 马红霞松了口气,讪笑起来,然后她又左右张望着问:“诶,建国妈,你男人呢?” 陈寿江今晚没回家吃饭。 运输公司现在更忙,此次抗旱工作,他们运输队全是主力。 只见停车大院里,此刻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汽油味、铁锈味混杂着男人们的汗臭味焦臭味四处弥漫,而喇叭声、电焊声混着一群男人高亢的吆喝声响成一片。 几辆解放牌CA10B卡车被围在中央,车头灯雪亮地照着。 陈寿江正和他的师傅、同行围着其中一辆忙碌着。 院里的全是大老爷们,大家伙赤着膊,黝黑的脊梁在灯光下闪着油亮的汗水。 司机们正在往车斗里焊接一个巨大且结实的铁架子,此时他们在调整焊接到架子底部的粗大圆环。 “这边这边,老四,角钢焊牢靠了!这可是要装几吨水罐的!”陈寿江叮嘱。 他从下午就忙活,如今汗水顺着鬓角流下,在沾满油污和灰尘的脸上冲出几道浅痕。 “王师傅,我看咱底盘那几个承重箍最好再多加一道保险链子,路上颠出个好歹,咱可赔不起!” 一个老师傅拿着扳手,仔细检查着焊好的承重环。 他用力晃动了两下焊点,才点点头闷声道:“嗯,行了。陈儿,这真行吗?厂里技术科说咱们这么瞎改,属于违章改装……” “呸,什么违章不违章!”陈寿江吐了口唾沫,指着院子里几辆已经“改装”完毕的卡车。 那几辆车的车斗里都牢牢固定着巨大的银白色圆柱形储水罐,在灯光下闪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你看二队赵强他们改的!咱这算啥?” “你们都知道,我孩子他四舅是这次抗旱救灾指挥部的副指挥……” “钱进嘛,谁不知道?我们要是不知道你这层关系,能听你个外来胡子的指挥?”有个汉子莽撞的说。 这话说的可不客气。 但他们交情很好,陈寿江又有着传统东北汉子的豪爽,只在乎事实,从来不纠结细节和礼节。 他嘿嘿笑道:“是、是,一直以来我跟着我那个小舅子沾光,这次怎么也得给他帮上忙,同时我跟你们说,这对咱自己也是个机会。” “咱有我小舅子这关系,是吧,只要咱这次下苦功敢拼命,到时候表彰大会上怎么也得给咱戴大红花、发大奖状,万一能弄个抗旱赈灾先进个人什么的……” “哈哈哈哈!”一群人大笑起来。 “隔着他妈老远就听到你们鸭子一样的嘎嘎叫,弄啥咧?”已经荣升第五运输公司中队长职务的乔进步拎了二十斤散啤酒进门。 陈寿江等人急忙去接散啤解渴消热。 美滋滋的喝着凉爽啤酒,他们把刚才的话题说了出来。 乔进步听后跟陈寿江一个态度:“屁,技术科那些书呆子坐办公室里懂个屁!” “我都打听过了,这次抗旱是全市的大工作,后面各地区马上就要水,尤其是农村老乡更等着救命水!” “这水哪里来怎么去?靠技术科那些书呆子写写画画就有了、就去乡下了?还不都他妈靠咱这些大老粗?” 他学着领导们的架势一手掐腰一手挥舞:“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各位你们就信我这个中队长的,咱这招儿土是土,可绝对管用!” “跑长途拉货不也这么绑大件儿吗?咱这‘卡车船’直接绑上水罐子去运水,专门给最干巴的地界送水!” 陈寿江一拍车厢叫道:“乔老大说的对,就是这么回事!” 他正吆喝着,一扭头:“嘿,四兄弟你怎么来了?” 钱进骑着摩托车进院子,说道:“你大嫂和你媳妇看你不回家,打电话又没人接,担心你临时出什么任务了,叫我来看看情况。” 他跟其他人打招呼:“乔哥、王哥,嘿,哥几个都喝着呢?” 乔进步看到是钱进来了,大喜:“瞧瞧、瞧瞧,来大官了!” 钱进摆手:“少寒碜我,乔哥你们这忙什么?” 一行人顿时簇拥上来,扯着钱进开始介绍。 钱进得知情况后冲他们连连作揖:“那我替指挥部、替老乡们谢谢各位大哥了……” 对于此次突如其来的旱情,他终于开始感到乐观起来。 大自然的力量是极其恐怖的。 人定胜天更多的是一句口号。 可是人心齐,确实能对抗天灾取得一些成效。 见微知著,窥一斑而知全豹。 钱进看看自家情况就知道,这次全市抗灾行动肯定轰轰烈烈,肯定能大有成效。 旱情影响下,农田减产恐怕已成定局。 但应该不会出现前世那样的大面积减产、部分地区绝产的情况。 更不会出现有些旱情严重生产队人都吃不上水,乃至渴死家禽家畜的的情况! 抗旱倡导书贴到了城区各单元楼门口,机关单位工厂学校在宣传,居委会这边也在宣传。 各个劳动突击队再次派上用场,根据指挥部的调遣安排进各个生产队。 泰山路劳动突击队自然不例外。 这可是如今海滨市各劳动突击队的王牌队伍,经过几年扩展如今已经有了五百人规模。 指挥部开会研究的时候,钱进挥手签名:泰山路劳动突击队全体成员暂时搁置手中既定工作,全体下乡抗旱! 而且他要求自家突击队去最艰难的地方,去海滨市西北山区地带! 经过三天动员、两天准备,礼拜天,指挥部特意给钱进这位副指挥放了个短假,让他去主持泰山路劳动突击队下乡动员会。 五月十八日上午,泰山路小学的旧操场成了临时战场。 操场上尘土弥漫,五百条精壮的青年男女列成了庞大的方阵入场。 解放鞋踩在泥土地上,脚印实实在在,尘土四处震荡。 钱进站在操场入口处先行检阅自己手下这支队伍。 不管男女,个个斗志昂扬、身板结实。 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全是人民服装厂自己生产,用的是一直流行的的确良布,很适合天热时候劳动穿着。 钱进给他们配备了藤条安全帽,因为他们要去的是西北山区,可能要参与探寻溶洞以及开山取水的工程。 现在水利部已经安排勘探队去找溶洞和地下水源了,他估计快有结果了。 有钱好办事。 泰山路劳动突击队的打扮跟其他突击队就不一样,除了穿戴整体花艺,他们还背着统一的绿帆布背包,打好的行李卷结实得像个炸药包斜背在身后。 另外自备了工具,铁锹、大镐、十字镐,甚至还有手摇钻机。 这一看就知道不是去打水或者运水的,这是要去干工程的。 队伍入场开始升旗。 所有的劳动突击队都改了名字,改成了抗旱支援突击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