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他那个时候也没这么神通广大的老师兜底就是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乔喻这也没让田院士出手帮忙,这也过了。 看来这小子有句话说得没错,尊重这种事从来都应该是相互的。 收获不了尊重的时候,的确没必要太客气了。. 乔喻得知签证已经批下来时,正在燕北大学哲学系的教室里听课。看了眼微信后,便乖乖的把手机放回到兜里,继续认真的听课。 这是节大课,中西方哲学导论,不过学哲学的同学貌似并不是很多,所以不认真听课台上肯定能看出来。而且说实话,签证通过了而已,乔喻也没感觉有多激动。有过站在讲台上做报告的经历,乔喻很清楚导师站在上面,随便一眼就能把下面所有学生的小动作尽收眼底。甚至是在听课还是在发呆,都是一目了然的。 「..么什么是真理?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Truth is to say what is that its,and what is not that its not。我的理解就是真理是一种与事物相一致的状态。 比如当我们说雪是白的,其真理性取决于现实中我们常见的雪的确是白色的。但有没有地方下的雪是其他颜色,甚至是黑色的?当然有!比如火山喷发后,灰烬跟雪同时落下会使雪呈现出黑色或深灰色。尤其是在高山地区。 那么问题来了,真理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在不同文化中,对道德和伦理的理解的不同,是否会对真理的理解也变得不同?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 很显然古希腊的哲学家并不这么看,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真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理念,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变化。注意,同学们,在这里柏拉图强调了真理的持久性跟不变性,甚至不受物质世界变化的影响。 它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存在,所以当我们如果有机会跟柏拉图谈论真理,那么将是在讨论一个超越具体事物和瞬时变化的普遍原则或法则。为了能让大家更理解这个概念,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堂课大概一百分钟,乔喻听得津津有味。 前半段是对于国际主流的观点介绍,这些大都是课本上的内容,但后半部分就是教授自由发挥了。 除了康德、尼采这些大众都知晓的名人外,威廉·詹姆斯、路德维希·维根斯坦、米歇尔·福柯..一堆西方思想家的各种论点旁征博引,各种实例信手捏来。什么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哲学论,权力与真理,科学理论的范式性真理....乃至于基于性别跟身份认同的真理.. 真的,都不需要PPT,硬控了乔喻一个多小时。最绝的是,洋洋洒洒说了那么多,一直到下课,这位教授都没有给真理下一个最终的概念。而是把这个问题当成了课后作业,布置了下去。 题目很简单,让学生们自行感悟真理是什么,写一篇文章交上去。听著坐在前面的师兄师姐们哗然的声音,乔喻还是挺满意的。 这就是蹭课的好处了。 不但可以听到很多有趣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还不用对导师布置的作业负责。听听就算了.. 写作业,不可能的。 另外,哲学系的教授似乎挺好当的。真理两个字,引申出一百多分钟的内容,最后还能不给结论。如果是数学系这么玩,学生大概会疯了去.上完课,正好吃饭。 哲学系这边距离南园食堂很近。 早八的课乔喻一般不会去蹭,所以他去哪个学院蹭完课,基本就到了吃饭时间,就在附近的食堂吃饭。这段时间算是把整个燕北校园的食堂都吃了个遍。 各家的特色菜也心里也有了谱。 正吃的开心,又接到了陈师兄的电话。「我…………乔喻…………你,你,你…………」 「你怎么了陈师兄?」 「你,你受邀去参加世界代数几何大会,还要在大会上做三十分钟报告?」好一会,电话另一头的陈卓阳好不容易才把这句话说通顺了。 「啊?不是吧?陈师兄,这个事儿早定下来了,你可是咱们数研中心的百晓生啊,怎么才知道?」半晌对面才憋出了一句:「没人跟我说过,你也没说过,我怎么会知道?」 乔喻答道:「那个...我这不是想著陈师兄你下个月就离校了,就不想给你添堵了。不是,谁那么多嘴啊....」「刚刚周教授把你的护照送到田导这边,我正好碰到了,周教授顺嘴提了句这个事。」 乔喻觉得陈师兄是懂怎么不著痕迹的拍人马屁的,比如通过刚才激动到语无伦次的方式,以及现在似乎有些委屈的语气,都能让他收获许多情绪上的满足感。 于是乔喻便顺著陈师兄话说了句:「这样啊,师兄,代数几何大会而已,又不是世界数学家大会,你不用太激动了。下次如果我能受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做六十分钟报告,你在替我高兴也来得及。」 这么说真不是炫耀什么,就是让师兄知道他已经明白这些不著痕迹的马屁。「哦,你现在人在哪呢?」 「南园食堂。」 「吃个饭怎么还跑那么远?」 「刚到哲学系蹭了节课,讲真理的,教授讲的挺精彩,就是听了好像没听。哎....可能我不是学哲学的苗子吧?」 「你跑去哲学系听什么?他们能教啥有用的?还真理,玩哲学的下定义都飘忽的很,论证过程都可以直接唯心的,我跟你说,数学就是真理。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非常明确。「 「哎,师兄,你不知道,最近做课题做的头脑发胀,听听这些内容感觉挺有趣的,还能放松大脑。」 「别听那些乱七八糟的,真要说思想上的碰撞,数学的描述才是最美的。老板有次讲座,讲对称性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在复杂中寻求简洁。这种数学思想不比哲学那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有趣的多?你可千万别被那些玄乎理论带歪了。」 陈卓阳的话钻入乔喻的耳中,像是激活了某个开关,让乔喻下意识的问了句:「等等,师兄,你刚才说田导说了啥?变换那个...」「嗯?在变化中寻找不变,怎么了?」 「哦,没什么,刚没听清。我吃过饭就回去了,先挂了啊。」 「哎,也不急,我就是打电话问问你那个情况..哎..嗯,挂了?」乔喻直接挂了电话,陈卓阳后面那句话他根本没听到。 变化中寻找不变,复杂中寻求简洁。 乔喻想到之前张教授似乎也跟他聊过差不多的内容,当然用词并不一样。 不过跟最近他一直冥思苦想的问题结合到一起,让他似乎感觉有一道曙光照进了大脑。 交换堆的核心是可交换元素的集合,在一个交换堆中,不同元素的排列不影响整体的性质,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对称性。那么问题来了,交换堆中的某些全局函数也会展现出类似的不变性? 李教授那边课题目前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全局函数的计算通常涉及到多个变量和复杂的组合。之前他所做的所有尝试,都要面临高昂的计算成本,然后进了死胡同。如果能有效利用对称性来提取不变的特征,或许可以将繁琐的计算转变为更加直观的分析。 尤其是如果能把全局函数视为在某种变换群作用下的不变形式,那是不是可以通过这种视角来揭示全局函数和惠特克层之间的关系? 如果成功的话,那么很明显,从不变性的角度分析全局函数将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起来。这种转化如果可行,将不仅是理论上的突破,还能提供一个具体的计算方法。想到了这些,乔喻大脑里的思路立刻开始发散。 第一步自然是需要构建一个适当的变换群体,来分析全局函数在该群体作用下的表现。 大脑里快速的构建各种可能的变换方式,如何通过变换群作用,把全局函数映射到一个新的空间,并利用空间来简化计算跟分析.. 「嘿,晓玥,你看那个家伙是不是一直盯著你看呢?晓玥。」 赵晓玥顺著身边闺蜜的目光看了眼,羞恼的说道:「别闹,人家那明明是在发呆。」「对呀,被你的美貌震撼到了,所以发呆嘛。哈哈..」 赵晓玥没好气的瞪了眼身边不著调的女人.. 虽然她对自己的容貌是有自信的,从初中开始她就不乏追求者,高中时甚至有同学自行想办法解锁了上课用平板电脑的摄像头,课间时偷偷拍了一段她的视频,传到了某小视频软体上。 视频不但小火了一次,有三十多万的点赞,还收获了一堆诸如「完了,突然就想恋爱了」、「完全符合我对初恋情人所有幻想」之类的评论。可赵晓玥还真不会觉得她已经漂亮到在食堂里随便一个男生就能看著她发呆的地步。 当然对美的欣赏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但赵晓玥知道那个男生单纯就是在发呆。 因为刚才她跟唐静坐过来的时候,正好看了乔喻一眼,那时候乔喻正在正常吃饭,明显是接了个电话后才变成现在这样的。尤其是此时的乔喻,手上还拿著手机,微微皱著眉头,眼神明显放空没有聚焦.. 怎么看都不像是在盯人,不过看到乔喻能一直保持这么个姿势,赵晓玥还觉得挺有趣的。手不麻,脖子不酸吗? 不对.. 「等等,唐静,你不觉得他有点眼熟啊?」 「不是吧?晓玥,还真郎有情妾有意?不过他看起来好像很小呦,比咱们都小,原来你喜欢这种类型的?不过说起来他长得也不错啊,就是衣品差了点,穿得老气横秋的。」「还闹?跟你说真的呢?你仔细看看!」赵晓玥皱了皱眉头说道。 「咦?要这么说的话,好像的确有点眼熟。」「衣服换成那套灰色的休闲运动服...」 「哦………………数学院那个,那个,乔,乔,乔喻?」 「不是数学院,人家是燕北大学跟华清数学研究中心联合培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