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浅显的道理她能不知道嘛。 “三儿媳,等过了农忙,秀水镇就有一次大集,那天每年都热闹的很,人挤人根本走不动道。咱们那天不如做些红枣糯米糕拿去卖,肯定能卖钱。” 李周氏也觉得想要过好日子还得是做生意,当年她嫁给李老大的时候,李老大就走街串巷的当货郎。 后来跟人学会了做炒货的手艺,又在镇上码头上卖炒货,这才积攒下了家业,盖了青砖瓦房的四合院子。 难得婆婆也支持,余岁欢点头应下。 李周氏的娘家就住在这河岸边不远处。家里的房子除了正三间是青砖瓦房。配房也都是茅草屋子,看起来日子过得并不如李家。 “柱子,柱子!” 一下车李周氏就迫不及待的喊起自家弟弟的名字。 “大姐,大姐,你怎么来了?” 一个中年汉子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从屋子里走出来,看到来人,面上尽是激动之色。 “柱子,你这腿是怎么了?” “没事儿大姐,就是干活的时候不小心砸了一下,已经休养的差不多了。承瑾也来了,快进屋。” 四人一同进了屋,中年汉子就一瘸一拐的要去倒茶。 “舅舅你坐下歇会儿,这活儿我来干就行。” 李承瑾上前把人拉到椅子旁坐下,自己则拿了水壶去倒水。 “你脚不舒服,怎么还一个人在家,芸娘呢?” 李周氏把竹篮子放在桌子上,迫不及待的就要去查看自家弟弟的脚伤。 “她出去卖杏子去了,如今我脚不舒服,这活儿也只能她来做。” 话音还没落地,外面就响起了开门声。 “大姐,可能是芸娘回来了。” 李周氏忙出门去迎接,还真是她的弟媳妇回来了。 妇人孱弱的身子吃力地提着一大竹篮的杏子,亦步亦趋往院子里走来。 她赶紧上前把篮子接到手里。 “大柱说你出去卖杏子了,怎么剩了这么多是不好卖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