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更合我心意的,是他那张巧舌如簧一般的巧嘴!” “这真是——鸟中巧嘴属百灵,京中巧嘴属十三!” 罗龙文笑道:“三弟,旁人都说你是喜鹊成精。今日阁老给了你考语,你是百灵成精。” 严世蕃伸出了大拇指:“三弟啊,不愧是你。” 众人狂夸林十三。赵文华却分外失落。 老赵心中暗道:就那破鸽子,撑死几千两银子。我那两坛百花仙酒可花了整整五万两!这一坛子就是两万五千两! 阁老竟连看都懒得看。更别说品尝了。 这是一次团结的寿宴,胜利的寿宴,凝聚严党人心的寿宴。 裕王、徐阶、吕芳等大人物虽未到场,却都给严嵩送上了贺礼。 嘉靖帝更是赐了严嵩一顶香叶冠。 已近午时,按理说应该结束献寿礼的环节,众人入席吃寿宴。 然而严嵩却迟迟没有开席。像是在苦苦等待着一个人的寿礼。 终于,一声通传响起:“浙直总督胡宗宪派员来给阁老献寿礼!” 严嵩的老眼中顿时迸发出了狂喜:“汝贞送的寿礼?快呈上来。” 一名浙直总督府的千户入得大厅,手中拿着一个长条状的礼盒。 罗龙文猜测:“看礼盒的形状,应是书画。” 严世蕃猜测:“江南第一才子徐渭诗、书、画三绝,独步天下。他如今在胡汝贞幕中。” “我想,应是胡汝贞让徐渭给您老写的贺寿书画。” 严嵩颔首:“快,拆开看看。” 千户打开了长条礼盒,里面竟是一柄刀!倭刀! 严党官员们大为吃惊,窃窃私语:“寿礼哪有送刀的?” “是啊,刀剑不详之器,大不吉也!” 千户高声道:“五月初一,戚继光率浙兵新军、俞大猷率闽兵于宁海大破登陆倭寇。斩级千余。” “此刀乃是倭寇主将西乡十六郎的佩刀。据说是百年前倭王赐西乡十六郎祖先的。” “胡部堂说,将此刀赠予阁老,给府上马厩斩草料用。” 林十三笑道:“倭王赐刀,到了严府只配给在马厩里斩草料。妙,妙啊!” 千户又道:“胡部堂还说,若无皇上的运筹帷幄、阁老的鼎力支持,浙、闽两军岂能得此大捷?” “愿皇上万寿无疆,阁老长命百岁,庇佑东南百姓之福泽!” 严嵩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十分欣赏胡宗宪,真心拿胡宗宪当自己的学生。 另一方面,之前他让严世蕃给胡宗宪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区区十个字“倭寇不可不剿,不可全剿”。 这柄缴获的倭刀代表着胡宗宪的态度:在剿灭倭寇这件事上,学生不能听您的。 严世蕃看到这倭刀脸色霎变,心中暗骂:我爹真是糊涂,养了胡宗宪这条白眼狼!这厮明摆着是不想听严家的号令。 严嵩却是强颜欢笑:“好。我这几年最欣慰的一件事,就是收了胡宗宪做关门弟子。他拜我为师时,仅是一块未雕琢的璞玉。” “如今,璞玉却已成为了东南之柱!” “朝廷一日不可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胡宗宪,真能臣也!” 其实,岂止是朝廷一日不可无东南?严党同样不可一日无东南。 众人又开始大拍马屁。夸赞严嵩慧眼如炬、用贤如神之类。 献寿礼结束。众人入席,觥筹交错自不必说。 寿宴一直到傍晚时分才散。 林十三回了家,碧云边帮他脱靴边问:“严阁老对你的寿礼可还满意?” 林十三笑道:“满意的很。今日我那寿礼不是头彩也是次彩。” 就在此时,张伯走了过来:“工部的赵文华赵部堂来了。” 林十三连忙吩咐碧云:“快去给我取两万五千两银票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