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安之.断不可辞!” 言毕,他自枕下取出一卷早已备好的圣旨,亲手递入顾靖掌中。 顾靖依旨缓缓展开。 纵使心中早有预感,待看清其上墨字,顾靖的瞳孔仍骤然收缩! 圣旨寥寥数语,却重逾千钧—— 凡天下动荡,顾靖可持此旨,不经御批,调动大唐举国兵马! 这非托孤,而是托付天下! 纵使换作他人,李世民绝无可能赐下此等权柄;纵使赐下,也无人能够成功号令一个国家的大军。 这其中的牵扯实在太深。 一定会陷入到各方利益争夺之中。 但,唯独顾氏不同。 顾氏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摆在那里,数百年来的所作所为也注定了顾氏不会陷入与其他家族争斗的地步。 也唯有这般家族,能够承担的下李世民如此的嘱托。 “陛下。” 顾靖的身体不由得微微颤抖,看着李世民,亦是不由得流下了泪水。 这是何等的信任啊? 凭此一纸,若他顾靖有心,行废立之事亦有名正言顺之权! 这份托付其重其深,早已超越了寻常托孤。 “安之,”李世民目光如炬,牢牢锁着他,气若游丝却字字千钧,“你我非止君臣,更有叔侄之谊。” “朕看你长成,深知汝心。” “你与子渊一般,皆是外冷内热之人。” “子渊为朕立下之功业,朕铭刻于心。” “顾氏为九州苍生所付之血泪,天下黎庶亦当永志!” “此等重任,唯交予你手,朕.方能瞑目。” “万勿.再辞!” 话音渐弱,几不可闻。 一旁跪伏的李治早已泪流满面,哽咽哀求:“太傅!速速应承父皇吧!” 顾靖凝望着帝王枯槁的容颜,沉默如山,良久,终是深深叩首,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陛下安心。” “臣,谨记圣谕!” “必以手中剑,镇山河永固,绝不容社稷生半分动荡!” 誓言余音在殿梁间回荡。 闻此,李世民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开,如同卸下了万钧重担。 最后一丝气力仿佛也随之抽离,难以言喻的疲惫瞬间吞噬了他,在惨白的面容上刻下深深的沟壑。 “召——” 他气息微弱,却清晰地下令: “群臣.觐见。” 他的脸色愈发苍白。 顾靖不敢耽搁,即刻起身趋步出殿。 片刻,群臣紧随其后,鱼贯而入,在御榻之前肃然伏拜。 李世民勉力睁开浑浊的双目,视线艰难地扫过跪满殿前的大臣,声音细若游丝,却凝聚着最后的威严与托付: “诸卿.当同心戮力.” “辅弼.太子” “守我.大唐基业” 每一个字都耗尽他残存的气力,话语在浓重的药味与哀伤中飘散,却重重砸在每一位大臣的心头。 言毕,他眼中最后一点神采,终于彻底黯淡下去。 “父皇——!!!” 李治撕心裂肺的悲鸣瞬间在太极殿内炸响。 “陛下——!!!” 随之而来的便是山呼海啸般的恸哭之音,一众大臣悲声如潮,淹没了所有声响。 顾靖紧握圣旨,重重跪地,眼角亦是控制不住的流下泪水。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 ——李世民崩于长安太极殿。 遗诏曰:丧礼依汉代制度,不可侵扰百姓。 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昭陵。 太子李治于灵前继位。 ——————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上崩于太极殿,春秋五十有二。 遗诏命皇太子即皇帝位于柩前,其山陵制度,悉从汉典。 八月丙子,群臣上尊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 庚寅,葬于昭陵。” ——《唐书.太宗本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