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叙旧-《通房有喜》
            
            
            
                
    第(1/3)页
    到了年底有外放的官员陆陆续续回京述职。
    魏泽如这段日子一直很忙,忙着见东南西北回京的同僚,日日夜里回来的晚。
    贝慈是睡着了不见人,睡醒了也不见人。
    不过她倒没什么感觉,一直闷头忙着自己的事。
    那日见了兰嬷嬷推荐的人,她又陆陆续续见了几个人,将人员敲定下来。
    接下来该找一些小丫鬟学艺了。
    这日,她跟兰嬷嬷带着东西来到了京城北边的慈幼院,见到了管事的。
    说明来意后,管事的欣然将十岁至十四岁的丫头带过来,“夫人瞧瞧,丫头们勤劳能干,乖巧听话。”
    管事的是上了年岁的老妇人,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一看就是个爱护晚辈的老人。
    贝慈见她们收拾的干干净净,心道,这位管事的教养不错,即使粗布衣衫,也叫孩子们穿的干干净净,懂礼节。
    “夫人好。”小丫头们齐齐朝贝慈行了一礼,神色有些拘谨。
    贝慈指指这些小丫头,问道:“她们都没有家人了?”
    管事的摇摇头,一脸遗憾:“从小便生活在这里,要说家人,这一院子人,算是她们的家人吧。”
    贝慈了然。
    选人之前,贝慈问过她们是否愿意跟她走,出去做事。
    几个人一起点头,表示愿意。
    她们要挣钱供养慈幼院的弟弟妹妹们,有人愿意要她们,实在欣喜。
    还有一个问题,贝慈直说了:“我把她们弄走了,这里的活计谁来做?”
    一般这样的地方都是大的带小的。
    “无事,这里有做活的仆妇,孩子们也在一日日长大。”
    长大了的孩子要出去讨生活,不能一辈子待在这里。
    既然管事的这么说,贝慈也就没有顾虑了,让随行的兰嬷嬷检查过孩子们后,带着五个人离开慈幼院。
    临走前,她还给了二百两银票。
    在管事的一声声感谢中,一行人离开城北,来到了贝慈准备开美容院的铺子后门。
    这间铺子很大,后院还有一些厢房,贝慈想的好,这里用作仓库和宿舍,让这些小丫头住在这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