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李?” 李渊微微沉吟,笑道: “嗯,这称呼不错,挺好!” 此时的李渊也是六十九岁的人了。 古来七十稀,这个年龄,已经是高寿了。 可听李渊这样说,庄舟知道,他对自己还是十分信任的。 “老李,点菜了吗?” 李渊颔首道:“刚已经点了,你要不加两菜,咱一起吃。” 庄舟随口问了一下,也就是几道家常菜。 随后又加了两道,合着一块吃。 等上菜的时间里,两人又聊开了。 现在长安城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整个城市都在兴建中,通往骊山的官道也已经修筑完成。 三丈之宽,可并行四驾马车。 两侧间隔五丈便立有一杆太阳能灯,即便是到了晚上,也可以通行。 聊着聊着,李渊便是感慨起来: “没想到啊! 短短十七年,我大唐竟是日新月异,变化如此之大。 想当初,我初登大宝,国家初建,百废待兴,一切都需从头开始。 如今,看这长安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百姓安居乐业,真乃盛世之景。 二郎有你辅佐,我便心安矣!” 庄舟听得连连点头。 武德九年,加上贞观八年。 这十七年,大唐从一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富强昌盛的王朝。 这其中,固然有皇帝和官员们的努力。 其实更离不开无数百姓的辛勤付出。 “老李,你说得对。” 庄舟笑着说道,“不过在我看来,所谓盛世,并不是一家之盛世,而是天下百姓之盛世。” 李渊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他点了点头,说道: “庄先生所言极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似乎带着目的性的问道: “庄先生可曾婚配?” 庄舟倒没多想,直接回道: “我才二十三岁呢,还早。” “二十三岁还早?” 李渊不解:“这在大唐男儿早已是膝下承欢了,不如我给庄先生介绍一桩婚事吧……” 庄舟一听李渊提及婚事,心中不禁有些惊讶。 想必这才是李渊今日来的目的吧! 古代人最爱搞联姻,用婚姻拉拢人才。 这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但庄舟却不这样想,表面上还是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多谢老李关心,但目前我还没有考虑成亲的事。 而且,我来长安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暂时还不想分心于儿女情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