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八嘎!” “那是陆军马鹿!” “注意你的用词!” 上岛英内教育自己的士兵。 提到陆军的时候,必须在后面加上马鹿两个字。 否则,你就是陆军的卧底! “系!” 报信的海军少尉急忙弯腰答应。 糟糕…… 忘记了这件大事。 如果是放在其他场合,肯定会被羞辱的。 如果被说成是陆军马鹿的卧底,或者是同情陆军马鹿,肯定会被勒令剖腹。 而且,即使剖腹,也无法恢复自己的荣誉。 二二六兵变,海军好几个大将死在造反的陆军马鹿的手里。这笔血债,海军时刻不敢遗忘。 如果不是天皇及时出面,海军绝对会炮轰陆军马鹿的。 “命令部队,原地戒备,禁止出击!” 上岛英内果断的发布命令。 和中国军队的陆军交战,是陆军马鹿的事。我们海军绝对不要掺和。 事实上,也没办法掺和。 他之前采取的战略,出现了错误。导致部队损失很大。 明明是有七千多人,楞是被动挨打,在炮火中苦苦的煎熬了两个多小时。也不知道伤亡到底有多大。 这么大的伤亡,必须有人负责。 上岛英内可不想被勒令剖腹谢罪。所以,必须将责任推到陆军马鹿身上。 所以,他很快就想好了告状信。 陆军马鹿没有盯住中国军队。 陆军马鹿故意让开道路,让中国军队攻击海军。 陆军马鹿坐视海军遭受攻击…… 总之,每一条,都是陆军马鹿的过错。陆军马鹿罪大恶极。 会有人相信吗? 不会。 但是,海军高层会完全采用他的说辞。 都是陆军马鹿的错! 责任都是陆军马鹿的。 都是陆军马鹿无能! 海军是不可能出错的。海军没有任何责任…… 哟西! 山高英内的心情逐渐的变得舒坦起来。 有陆军马鹿背黑锅,他肯定没事了。 “八嘎!” “杀唧唧!” “杀唧唧!” 那边,遭受到迎头痛击的重藤千秋怒气冲冲。 他本来是要去攻打闸北的。但是上级改变了命令。让他们负责盯着闸北即可。 只要闸北的中国军队不出来捣乱,暂时不用刺激对方。 等日军大部队在杭州湾登陆,迂回包抄,闸北的中国军队,就会成为彻底的孤军。 到时候,再集中兵力慢慢的收拾它也不晚…… 然而,重藤千秋拒绝。 他觉得这样太无能。决定主动出击。 听说中国军队在攻打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他立刻来劲了。 正好可以背后袭击一把。 正好来个开门红。将中国军队击溃。 所以,一路上,重藤支队都是信心满满,觉得胜利在即。 没想到,还没接触,就挨了当头一棒。 铺天盖地的炮火下来,重藤支队的前锋顿时全军覆没。 虽然是一个中队。也让重藤千秋怒不可遏。 他一个支队的兵力,下辖五个大队,足足七千人,会害怕伱区区一千多中国士兵? 当即命令部队发起攻击。 同时出动所有的炮火,向中国军队轰炸。 “轰轰轰……” “轰轰轰……” 日寇的炮火还是很密集的。 毕竟是一个支队,配备有一个炮兵大队。拥有6门步兵炮和12门90毫米迫击炮。 此外,还有大量的掷弹筒。 日寇的掷弹筒射手非常狡猾,静悄悄的潜伏靠近。 幸好,张楚早有安排。 郭骑云他们这些狙击手,对付的就是日寇的掷弹筒。 掷弹筒要进入三百米射程,才能获得比较好的准头。 在潜行的过程中,往往被狙杀。 “啪!” 郭骑云干掉一个。 “啪!” 胡九一也干掉一个。 这个老红军,枪法非常凌厉。出手毫不留情。而且射速非常快。 很快,五颗子弹打光。打死五个日寇。 张楚:…… 我也得加把劲。 否则,胡九一肯定会看不起自己的。 “啪!” “啪!” 连续开枪。 打的也是日寇的掷弹筒。 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禁止任何一个日寇掷弹筒士兵靠近。 “叮……” “你远距离击毙日寇一头……” “你获得一份零星奖励:捷克造ZH-29半自动步枪(狙击型)一支……” “你获得15000收益……” “你获得100大洋……” 张楚心头一喜。 咦? 半自动步枪的狙击型? 厉害了! 这还是第一次出现。 急忙拿出来。 果然,和其他的半自动步枪相比,多了一个瞄准镜。 仔细的研究一下。瞄准镜的上面,居然有卡尔蔡司的标志。嘿嘿。这个更厉害。居然是和毛瑟98K一样的瞄准镜。 想想也不奇怪。捷克很快就会被德国吞并。军工企业也将为德国人利用。在半自动步枪上面装上卡尔蔡司的瞄准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必须强调一下。在整个二战的所有狙击步枪里面,瞄准镜质量最好的,就是这个卡尔蔡司。同时,成本也是最高的。所以,无法大规模普及。 不像美国和苏联的2.5倍瞄准镜,倍数不高。但是生产成本很低,产量很高。所以,苏联的狙击步枪非常多。 至于日本人,好像从来都是小家子气,舍不得在狙击步枪上浪费成本。 整个战争期间,日寇生产的狙击步枪,还不到十万支。可以说是极少。 “啪!” 一个日寇掷弹筒射手被击毙。 “啪!” 又一个日寇掷弹筒射手被击毙。 开枪的是倪栋。 他用的是缴获的莫辛纳干狙击步枪。 事实上,所有的狙击步枪,性能都没有质的差别。在战场上,就看谁能熟练使用。 “啪!” “啪!” 狙击步枪大爆发。 愣是让日寇的掷弹筒射手无法前进半步。 上来多少个,就被打死多少个。 断断续续的,日寇的掷弹筒射手,居然被射杀了一大半。 然而,日寇毕竟人多,很快展开迂回攻击。 “情况不对。” 姚子清来到张楚的身边。 却是马啸扬报告,说日寇有迂回包抄的迹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