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这个师团长,恐怕是真的要玉碎了。 绝望…… 急忙向寺内寿一报告情况。 “纳尼?” “中国人疯了?” “三个重炮团?” “八嘎!” 寺内寿一也是大吃一惊。 中国人的炮火那么猛?集中了那么多的重炮? 可恶! 当即命令航空兵起飞。 必须将中国人的重炮炸掉!全部炸掉!一门都不留。 然而…… “司令官阁下……” “什么事?” “航空兵询问,中国人的防空武器找到没有。” “纳尼?” 寺内寿一眉头紧皱。 中国人的防空武器? 哦…… 之前在藤县。航空兵损失惨重。 自那以后,航空兵出动就变得非常慎重。他们希望陆军能尽快的找到中国人的防空武器。 但是…… 好像没有找到? 八嘎! 情报部门是吃干饭的吗? 这么重要的信息,居然没有找到?难道继续让航空兵去送死? 八嘎! 只好暂时取消命令。 上次航空兵出动,损失了那么多的飞机,大本营已经很不爽。 如果这次航空兵出动,又损失那么多的飞机,大本营肯定是要诘问的。在搞清楚中国人的防空武器之前,航空兵不能轻易出动。 那怎么办? 只能是采取地面救援的方式。 同时命令第114师团的所有部队,立刻向泉城攻击前进。 务必火速前进。 如果第114师团长池田昭重玉碎的话,所有佐级以上军官,全部剖腹谢罪。 “快!” “快!” 一时间,日寇军官都是心急火燎。 泉城周围的所有日寇部队,都是在疯狂的向泉城攻击前进。死也要死在泉城。 “注意防空!” “注意防空!” 事实上,八路军这边,也是非常紧张的。 他们最怕的,也是日寇的飞机。 一旦日寇飞机到来,这些122毫米榴弹炮,就全部都会成为靶子。 根本就不可能在飞机的魔爪下逃生的。 不过,张楚很淡定。 有飞弩系列单兵防空导弹呢!怕啥! “轰……” “轰……” 122毫米榴弹炮继续轰击。 专打日寇据点。 “呜呜呜……” “呜呜呜……” 同时,107毫米火箭炮也是持续发射。 大面积的覆盖。无论有没有日寇,先用火箭弹刷一遍再说。确信没有人活着才转移炮火。 但是还不够。 “罗主任!” “张楚,你说。” “安排人,准备接收三十门75毫米山炮。” “多少?” “七五山炮。三十门。” 张楚重复强调。 这个七五山炮,是可以批量升级的。 只要有足够的收益,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升级出来。 之前还要掷弹筒什么的作为原材料。现在完全不需要。直接生成。简单粗暴。 “好!” 罗主任立刻安排。 此时此刻的他,也是感觉人手严重不足了。 没想到有那么多的武器! “陈旅长已经带着部队向这边转移。”罗主任告诉张楚。 “陈……”张楚想起了一个名字。 也是一员悍将。 后来挺可惜的。 他还是代师长呢! 但是,无论如何,在抗日战场上,这位陈旅长的功劳无可替代。 “陈旅长有多少人?” “八百多。” “能动员起来多少人?” “尽量吧!” 罗主任没有说具体的数字。 因为对形势的估计,出现了一些些偏差。所以,先遣支队准备不足。 他们以为到来鲁省,是要艰难开拓的。 甚至,都做好了最坏的计划。就是如果无法站稳脚跟,就退回去冀南。所以,所有的先遣队、挺进队什么的,人数都不多。 基本策略就是少量,多次,反复尝试。不断的试探。直到成功为止。 “我们会将运河支队调来。” “有多少人?” “五百多。” “好!” 张楚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兵力。 其他都无所谓。 但是必须有人。 有人才能操作武器。尤其是重武器。 比如说,一门122毫米榴弹炮,就需要至少八个人伺候。这还是一个炮班呢!不算其他辅助人员。 所以,从机动作战的角度来说,122毫米榴弹炮,真的不太合适。 机动作战,还是107火箭炮实用。 不过,张楚安排将122毫米榴弹炮投放战场,也有自己的考量。 拿下泉城。 或许可以长久占据。 这里是津浦路的中间,可以切断津浦路。 只要八路军控制泉城,日寇的华北、华中方面军,就无法连成一片。就无法配合作战。 这一点很重要。 否则,日寇北打南拉,南打北拉,可以充分的调动兵力。 那个日寇第五师团,从北打到南,哪里都有它的份。就是依靠铁路线高速机动。所以,切断津浦路,非常有必要。 能守住泉城吗? 张楚觉得可以。 因为无论是日寇从平津地区南下,还是从金陵北上,都有一段比较远的路程。 在日寇进军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将日寇拦截。 一句话,只要他张楚在,日寇想要打通津浦路,绝对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放弃泉城,津浦路也不可能通畅。 “来了!” “来了!” 忽然间,有人大声叫喊。 却是骡马队送来了密密麻麻的75毫米山炮。 这种意大利炮,非常受八路军的欢迎。因为轻便。可以人力或者畜力拉动。也方便隐蔽。 如果日寇飞机到来,几个人就能迅速推着走。然后用树叶、杂草掩盖起来。没有那么容易被摧毁。 同时,它的攻坚能力也不弱。一般的工事都能搞定。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并没有太多的钢筋水泥工事。大部分工事都是砖木结构的。意大利炮就能摧毁。 罗主任立刻将山炮分配到各个部队。 122毫米榴弹炮和107火箭炮集中起来使用,意大利炮就不需要了。 “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