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用TFE731核心机加以改进的新型小涡扇发动机样机正在发动机研究中心的试车平台上进行验证。 陆院士提出不等不靠,利用现有的高强钛合金、高温钛合金、镍基单晶合金对WP6进行改良,杨卫平对此肯定是全力支持,为此还给提供了不少改良建议。 两条腿走路,肯定比一条腿要稳! “最大推力3977daN,中间推力3242daN,推重比5.47,加力耗油率1.32,中间耗油率0.95,空气流量46.2,总增压比7.64,进口温度1020摄氏度!”陆院士兴奋无比的答道: “比原来的WP6足足提搞了790daN!我们采用了杨主任您当初提出的沙丘涡理论,将燃烧室改成了沙丘驻涡;加力燃烧室的引火器取消改用火焰穿涡轮引力。叶片采用了DZ78H单晶合金加空心气冷。 ”重生之动力时代 第326章 强五舰载型的改装(求月票,推荐票)”加装了可调时口导流叶片。钛合金机匣和压气机叶片,增加了转速,提高了压缩比。另外,苏联传统的机械控制改成了电子控制,较之以前灵敏太多了。 从零到加力,只需要9秒!特别是这次改进采用了大量的高强高温钛合金、高温镍基单晶合金、高温铝合金和树脂基材料,推力增加了790daN,发动机的总重量反而减少了28公斤!” 听得陆院士的这番话,杨卫平顿时明白了这款新的WP6,较之后来的WP6甲,还要更为先进了。 想想也是,采用了这么多的新材料,而且精密加工能力也大幅提升,这要是经历史上的WP6甲还差,就真叫怪事了。 兴奋的陆院士,一边介绍改进型WP6的各项参数和具体改进部分,一边拉着杨卫平来到了旁边的一间大型总装车间里。 一架看起来像强五,但仔细看又明显不同的战斗机停泊在车间的中间位置,十几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折叠起来的机翼下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相比原来的强五,这架强五从翼刀处折叠起来后,翼展连六米都不到了。 机身前沿加了襟翼和边条,尾翼稍微加大了些,副翼的面积也有适量的增加。前轮变成了双轮,尾部加装了一根用高强钛合金精加工而成的挂钩。 陆院士亲自动力将前轮起落架的一个原部件换上了他刚加”重生之动力时代”工出来的新零件后,兴冲冲地让一名三十多岁的试飞员登机发车。 随着这名叫许宏文的试飞员将飞机发动,缓缓开出总装车间,在外面的停机坪跑道上开始加速,反反复复地对前轮起落架进行了大约半个小时的调试,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许宏文驾驶这架舰发啊型强五样机,驶上了前方不远处一块跟航母甲板按一比一比例制造成的钢甲板试飞平台。 这座试飞平台,拦阻液压系统配套齐全,甚至还专门用木头搭建了一座一比一的舰岛。 看着试飞员将这架舰载型强五样机缓缓冲到距甲板滑跃斜角95米处的起飞点,杨卫平没来由地感到一种莫名的紧张。 他双手不知不觉紧握着拳状,五指时不时的伸张、握紧。 在模拟舰岛指挥塔里广播出来的的各种提示音,起飞点上的那架舰载型强五的尾端喷出了火焰。 很快,试飞员松开了刹车制动系统,这架舰载型强五,有如一道离弦的利箭,冲出三十米后,陡然加速。 50米,70米,90米,跟着起飞,腾空而起,继续斜冲爬升,直入云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