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的生产方式,既浪费资源,又没什么效益,杨卫平怎么可能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充当搅屎棍! 杨卫平在1979年11月10日召开的全国计委工作会议上,严厉指出。必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发现一个,坚决就砍掉一个,决不手软! 不关掉一些企业。技术和管理就永远上不去! 杨主任还要求,我们的企业,一定要敢于面向国际市场展开竞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经验不行,就去拜师,管理水平落后,就去取经! 在这次会议上,杨卫平明确地提出了趋强的时效意识。 人们的时效意识,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发展速度。 缓慢发展的农业社会,人们的时间观是躺在历史上;快速发展的工业社会,人们的时间观是坐在现实上;加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的时间观是立足于未来! 华夏正在初级工业化向信息社会过渡,人的时间观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左右摇摆。 经济落后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时间观是不一样的。 过去的那种“时间没有什么”“时间就是时间”“时间就是日子,日子不就是一天天过嘛”浑沌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必须人人都要树立“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的新观念。 以前,我们是时间的富有者,但却是经济的贫困者。现在,我们的物质相对经较丰富起来了,时间对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 社会停滞,缺少财富,生活方式简单,时间自然遭到冷落。而当社会急进,人们殷实,生活方式复杂化,时间也就成了座上客。 在经济领域,争夺时间正在成为竞争的焦点和根本。企业竞争主要就是时间竞争。 在一种行业产品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竞争必然从质量和其他方面集中转向以时效取胜,并形成以时间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思想。 重视时间,必然重视预测。 重视时间,必然重视捕捉信息。 政.府实行办公效率革命,决心横扫一切拖踏风气,也是一种时效意识的强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规模不断不扩,时间就是金钱这种观念,还要更进一步升华。因为时间已经不是一般的产生金钱,而是一种富矿,一种可以扩大的流动资本。 处于国际激烈竞争漩涡中的我国企业家和领导者,一定要将有“时间增值观”和“发展中的时间增值观”,这种新的时间观,即随着社会的进步,时间将越来越成为不断增值的资本和宝贵资源。 在会议的最后,杨卫平提出,计划工作,一定要有追求卓越,励精图志的精神。全面质量管理,六个标准差,iso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质量过程控制,归纳而成的品质管理工作,是计委接下来的主要工作。 各省计委,市计委,县计委,必须要将这品质管理纳入计划工作,当成核心重点工作去抓。凡是品质管理不合格的企业单位,先警告提出改进要求,如果有改进但还是不达标,再次严重警告。三次改进不合格者,一律动用计划权力,坚决取蒂! 杨卫平现在之所以没将国家计委更名为国家发改委,就是要趁着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充份利用他先知先觉的优势,辅之以国家计划的绝对权威性,让国企改制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尽快适应并参与到市场竞争机制中去。 华夏的改革,打破高度集权制和计划经济模式,扩大民主及地方自治,给部门放权分权,以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和资源,是大趋势,也是势在必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