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针对撒切尔夫人的这种论调,一号首长针锋相对地回答:“关于主权问题,华夏在这个问题上méiyou任何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用来讨论的问题! 现在华夏收回香港的时机基本成熟,可以明确肯定。1997年华夏将收回香港!华夏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九龙。这是华夏就香港问题jinháng谈判的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有kěnéng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和办法。” 虽然只是私人性质的会晤,但是,华英两国都摸清了对方就香港问题的态度。 杨卫平这次休假,同时还身负着一号首长交给他的一项任务。尽kěnéng地利用他与英国首相撕切尔夫人的私人友谊,以及杨约翰男爵这个身份,搞qingchu英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底线所在。 对此,杨卫平当然是责旁殆! 上一世华夏和英国就香港问题展开正式谈判,是英国赢得了英阿马岛战争胜利这个大背景下,企图tongguo军事讹诈来迫使华夏让步。只不过,让撕切尔夫人méiyou想到的是,华夏的一号首长压根就不吃这一套。 华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就有关香港主权的原则问题和一些程序问题jinháng了商谈; 第二阶段从1983年7月到1984年9月,双方就具体问题jinháng了22轮谈判。整个谈判guochéng曲折,充满了jiliè的交锋与较量。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谈判的基础。华方要求英方放弃不平等条约,承认华夏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主权,以此作为基础,同华方磋商如何保持香港繁荣稳定及政权交接的技术性问题。 但英方仍然坚持“三个条约有效”论,后来又主张在英国放弃对香港名义主权的基础上,达成某种修改后的条约,以延续英国对香港的管治权。由于英方坚持错误立场,第一阶段谈判曾一度处于僵持状态,未取得任何进展。 与此同时,华夏政.府则按照既定方针,为妥善解决香港问题作出新的努力。1982年12月,三届人大五次会议tongguo《华夏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即“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tèbié行政区,在tèbié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为华夏收回香港后实行“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认真听取香港各方面人士意见,拟订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即“12条”,准备作为第二阶段谈判的基础,或者在必要时单独予以公布。 英方在获悉这些情况后,1983年3月撒切尔夫人致函华夏国.务.院总理,表示英国不反对华夏以其对香港拥有主权的立场jinháng谈判,“只要英华两国政.府能就确保香港未来繁荣与稳定所作的行政安排达成协议,并能为英国议会、香港人民和华夏政.府所接受,她愿意向议会建议:整个香港的主权应交回华夏。”4月,华方复函表示,华夏政.府同意尽快举行正式谈判。 1983年5月底,华英双方就谈判的程序问题及三项议程达成协议。一、为维持1997年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做出安排;二、为香港由现在起到1997年做出安排;三、为有关政权交接事宜做出安排。 进入第二阶段谈判后,主要障碍则是英方一开始坚持“主权和治权分离”的立场,即“在承认华夏对香港的主权的原则下,由英国大体上像过去那样管治香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