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朝野大悲。 虽然诸葛亮的影响力比不过顾琛。 但他的逝去还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诸葛亮的丧事,最后刘禅旋还是选择听从了诸葛亮的遗愿。 将其葬入巨鹿。 整个过程,也是选择了与当初顾泽的那般礼仪。 并不算太过盛大,但也算是不凡。 而至于诸葛亮的谥号—— 最后被定为了文忠。 随后在群臣的提议之下,刘禅再次宣布改元“延熙”,想让整个天下都彻底淡忘这段天灾岁月。 然时光似水,无法逆转。 诸葛亮的死就仿佛是一个信号一般,彻底拉开了一个时代结束的序幕。 还未过多长时间; 顾威薨世。 作为顾氏第七代子弟之中武艺统兵最为优秀之人,顾威可谓是生不逢时。 顾琛做的太多了。 多到顾威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机会将自己的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虽然靠着自身的才能,他也做了许多事。 但相比之下。 他终是被淹没在了时代的浪潮之下。 除此之外,还有庞统等人相继薨世,顾琛当初所留下的那些人,几乎都已相继落幕。 大汉虽是从天灾的泥沼之中争夺了出来。 但谁都能感觉的出来,大汉那种冉冉升起的活性渐渐褪去了。 一个最为璀璨的大势; 终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结束。 这是大汉再兴至今官员调度最为频繁的一段时间。 顾氏第七代子弟仅存的数人已经赶回了洛阳。 他们都已经不再年轻了。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也渐渐将注意力放在了家族子弟的教育之中。 ——尤其是针对顾烨。 对此,顾易倒也是并没有干涉。 只不过是借着第七代子弟的身份,将顾氏之中蠢蠢欲动的其他第八代子弟们的心给压了下去。 顾易要一点点的重立顾氏家族之内的规矩了。 朝野变化不断。 但这却不能影响到顾氏的存在,顾易在一边让顾烨保持学习的同时,一边通过他来放肆的进行改革。 一点点的将具体的科举制度朝着大汉四面八方铺开。 同时间,顾易又在做着其他准备。 包括成立专门的预测灾害的部门,以及在原本历史之中这个时间段会出现的人才等等。 这是顾易早就已经有了的想法。 通过这么久的观察。 顾易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来,这所谓的历史修正会根据出现天灾的时候进行加强。 此事不仅仅能更为帮助九州。 同样也能为顾氏的后续做出帮助。 随着顾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修正力只会越来越强。 有了这种专门预测灾害的部门,哪怕不能做到每次都预测成真,但也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 当然,这种事注定是要慢慢拉开的。 延熙三年;四月。 顾氏第七代子弟最后一人薨世于洛阳。 一个时代彻底终结。 明明该是无比璀璨的顾氏第七代子弟,却一个接着一个的沦落在了历史的漩涡之中。 纵是有人散出了些许光芒,但终是被时代的浪潮所隐匿。 顾烨终是扛起了顾氏。 于整个大汉的庙堂之上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前行之路。 延熙四年,五月。 经过了数年的修养,大汉终是从连年的天灾之中渐渐修养了下来。 同时间,顾易所提出的改革之法亦是渐渐实行了开来。 对于当前的大汉而言。 “官员考核”之举已经完全深入人心,百姓们对于更为详细的规划自是不会拒绝。 顾易并没有始终都盯着这件事。 而是将这件事交给了对此最为上心的钟会。 而他自己则是开启了自己的另一个计划。 洛阳,丞相府。 “预测灾害?” 蒋琬诧异的看着眼前的顾烨,摇了摇头道:“人力岂能预测神鬼之劫?” 没错,蒋琬就是现在大汉的丞相。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顾易对此也是颇为的惊讶。 毕竟对于现在的大汉而言,诸葛亮能有的选择有很多。 但随后他便看出了诸葛亮如此安排的意思。 大汉朝堂群臣的才能太强了。 得需要一个有着稳重性格的人来平衡好这些个人才,而蒋琬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之中。 在蜀国那种情况下,他能迅速稳定住诸葛亮死后所带来的朝野震动,便已经说明了他的性格。 “丞相。” 顾易操控顾烨朝着蒋琬拱了拱手,十分认真的道:“人力即可逆苍穹,天灾又为何不能预测?” 他将早已著好的奏疏递了过去。 顾易自是不会在其中写什么十分难懂的东西,只是一些个最基础的知识。 只是通过异常的天气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 包括动物异常等特殊情况。 综合之下,来提前准备并避免天灾。 其实对于顾易而言,倒是有更为直接高效的方法。 那便是将“璇玑算筹”拿出来。 璇玑算筹虽然只能预测七日的天气,但也比这种方法要简单高效的多。 但“璇玑算筹”乃是顾氏的底蕴之一。 除非是顾氏子弟参与其中。 不然的话,这种东西还是留下来最为合适。 蒋琬看的十分认真,眉头紧皱,显然是十分的犹豫。 这也是时代所致。 天灾这种事一直以来都伴随着谶纬迷信加身,专门预测天灾的部门这一点对于他们而言实在是过于匪夷所思了一些。 但想着诸葛亮之前的交代,他还是不由得看向了顾烨,认真道:“昭德,此事你当真有有把握?” “丞相放心。” 顾易丝毫都不犹豫,连忙操控着顾烨点头说道:“下官可以断言,此部门就算不能预测全部天灾。” “但至少也可预测半数。” 闻言,蒋琬终是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此事迅速传开。 这种部门的投入自然不在少数。 对此,群臣们的态度皆是无比的意外。 专门预测天灾? 此事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碍于刘禅对于顾氏的信任,此事终是就这样定了下来。 第(1/3)页